阳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外出踏青的良好时机。作为生态大省,福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地势“依山傍海”,山地、丘陵地形占全省总面积超过90%,造就了福建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也让福建成为旅游资源大省。2021年9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指出“要构建全域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完善全域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到2025年实现文化强省建设和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为未来一段时期福建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快绿色生态旅游模式的形成,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
自2011年我国设立首个旅游日至今,已过去十年时间。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旅游内容日益丰富,旅游方式更加多元。其中,绿色生态旅游因具备贴近自然、融合性强等优势,已成为国内游的重要内容。绿色生态旅游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是人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实现人们生产生活绿色化转变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绿色生态旅游所追求的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对自然心怀敬畏并体现环保意识的旅游,它增加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在人的价值实现和生态价值实现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深化人们对生活的理解。福建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全域生态旅游建设的具体目标,为绿色生态旅游模式的广泛形成提供了扎实基础。
3月5日,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生态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和品牌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绿色旅游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来支撑和维系。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发展旅游业要切实做到“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强调要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管是自然景观旅游,还是人文景观旅游,都要严格秉承环境保护原则,充分体现绿色生态要求,在旅游和环保的有机融合中实现自然与人文共美。福建要高水平建设生态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包含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要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丰富,更要求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绿色生态化旅游方式便是绿色化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来看,出入境游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内游成为中国旅游市场上的绝对主力,因此,培育绿色旅游新模式推动福建旅游业“高水平复苏”,将是福建省今后一段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为此,福建可多措并举,加快构建形成更加广泛的绿色生态旅游模式。
加快绿色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绿色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是绿色生态旅游模式广泛形成的基础,要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有效提升绿色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在景区推介方面,借助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以数字化手段进行旅游资源整理整合,开展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监测统计,包括准确呈现旅游目的地周边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具体情况,让游客在电脑和手机终端更加直观全面地掌握出行过程及目的地环境相关信息,了解具体的生态环保要求,更便捷地进行旅游线路规划和出行安排。在交通服务方面,以对游客流量的精准化掌握为基础,以运力配置最优化原则提供公共交通和共享交通服务,引导游客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实现绿色低碳出行。在景区服务方面,搭建智慧旅游平台,探索建立游客旅游体验反馈机制,根据游客不同的旅游需要,提供多样化景区路线指南和导览系统,在确保安全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兼顾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增加游客的深层次生态体验。同时,根据旅游淡旺季、节假日和不同天气环境情况提早研判景区客流量动态变化,在餐饮、住宿以及纪念品销售等方面加快构建完善绿色低碳的行业标准,有计划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增加劳动服务供给,以产品绿色化比例的提高推动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以减少开发和加大保护原则拓展旅游资源。首先,在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规划上,要尽可能减少对现有格局的过度改造,严格控制超过基本设施需要以外的投入,力戒“千景一面”。可把旅游资源开发充分融入城镇生态保护和乡村生态振兴,加大福建省生态示范村镇评选建设及宣传力度,从完善全域生态旅游格局出发,注重展现村镇原有的生态特色风貌。其次,在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方面,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对开展荒山荒地、河湖水体等综合整治的社会主体,在充分保障生态效益前提下,依法依规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获取收益。再次,对于旅游资源拓展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从保护治理角度着手,符合环境监测条件的区域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土壤、水质等改善状况数据,对地质敏感及较大污染可能性区域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预案,做到不因旅游开发而过度干预自然环境,而在保护生态中构筑旅游环境。福建在这方面已有非常典型的经验,比如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首批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和9个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宁德市霍童溪从全国133个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案例。霍童溪所打造的特色旅游带,正是在追求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塑造出的美丽河流样板。
积极构建文旅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随着全民健康理念的提升,生态康养旅游已成增长快速的一个新产业,近十年来年增长速度均在20%左右。2020年公布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中,福建有9个基地入选,入选数居全国首位。福建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挥现有设施功能,适当填平补齐,推进文旅康养多业态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旅游品牌。通过不断完善省级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加快省级康养基地培育,在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下,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科学规范”的工作格局。比如,在与特色农业相结合方面,可建立生态观光和实践体验型农业产品体系,形成作物种植、科普教育、参与体验一体化模式,深化旅游与新型农业融合,让部分现代化农田由单纯的作物种植进入旅游服务行业范畴。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结合上,可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传统体育、徒步旅行等户外康体养生运动,按照绿色生态标准举行有针对性的赛事项目,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与特色医疗结合方面,重点围绕弘扬中医治疗理念,在各地市分别打造若干医疗康养旅游小镇,推出一批以中医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帮助游客在中医文化体验中促进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努力培育绿色生态旅游文化。构建普遍的绿色生态旅游模式需要社会各方长期共同努力。在政府主导下,旅游相关行业要对照福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要求,进一步算好生态账,自觉形成生态优先意识,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理念。对旅游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使其成为生态环保理念传播的坚实力量。对旅游者要进行必要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醒,比如在门票设计和路线导览中,通过智慧旅游系统呈现生态成本和明确游览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责任,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生态道德教育。要鼓励各地区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中的生态环保元素,注重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创建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品牌,塑造浓郁的绿色生态旅游氛围。通过持续加强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富有生态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旅游产品,让福建旅游尽显生态魅力、更富绿色神韵,在“清新福建”品牌创建中推动福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宁启超)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体系化路径研究”(20BKS055)阶段性成果。]式
Copyright 2015-2022 安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23 联系邮箱:89 718 09@qq.com